在漫長的歲月中,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,鎖的用途不斷擴大,使用范圍越來越廣。從古到今,我國的制鎖業都十分發達,產生了許多創造發明,為人類文明作出了積極的貢獻。鎖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用以鎖門防盜保護財產的一種器具,俗稱"把門將軍"。我國使用鎖為生
在漫長的歲月中,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,鎖具的用途不斷擴大,使用范圍越來越廣。從古到今,我國的制鎖具業都十分發達,產生了許多創造發明,為人類文明作出了積極的貢獻。鎖具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用以鎖具門防盜保護財產的一種器具,俗稱"把門將軍"。我國使用鎖具為生活服務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。
(一)鎖具的飛躍--三簧鎖具:公元前二世紀末,我國生產的簧片鎖具隨"絲綢之路"傳入了古羅馬。至今,奧地利格拉茨城博物館里還收藏著我國漢代的簧片鎖具。因為木鎖具不夠結實,后來改用青銅制成,但結構簡單。漢代出現銅質簧片結構鎖具,俗稱三簧鎖具或簧片鎖具,利用兩三片板狀銅片的彈力來達到封關和開啟作用。由于簧片裝置能作多種變化,并可用鑰匙孔形來決定鑰匙的式樣,安全性能、保密性較木質鎖具前進了一大步,使用范圍也更加廣泛,因此有廣鎖具之稱。這種鎖具自唐代開始經不斷改進發展,直沿用至上世紀的50年代,出現了120余類不同款式,有的采用暗門、定向、二開、無鑰、文字密碼等特殊技術,使鎖具具保密程度大大增加。
我國鎖具發展三大階段簡史
我國鎖具具發展三大階段簡史
(二)近代鎖具--葉片鎖具:19世紀,歐洲制造商發明出高級凸輪轉片鎖具,鑰匙的公元8世紀,東羅馬人制成最初的葉片鎖具,又名鑰匙孔鎖具,利用鑰匙牙花撥動鎖具內于之吻合的葉片缺口進行開關。公元18世紀,英國人丹尼克·波特發明出凸輪轉片鎖具,鎖具內金屬葉片利用彈簧控制轉動,鑰匙插入鎖具內必須先轉動葉片接觸到鎖具舌缺口才開啟。
我國鎖具發展三大階段簡史
我國鎖具具發展三大階段簡史
(三)鎖具的淵源--木鎖具:世界最早的鎖具具源于中國的木質鎖具,或稱木結構鎖具。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遺址中,就曾發現過早期的木質鎖具。周朝已有關木倉鎖具和鑰匙的文字記載。早期的木質鎖具結構簡單、形體笨重,多采用竹桿之類作鑰匙,容易開啟。春秋戰國時期,經公輸班(即魯班)改進后,保密性得到增強,并開始用銅材制作鑰匙。在民間,木鎖具一直沿用至明清時期。
我國鎖具發展三大階段簡史
我國鎖具具發展三大階段簡史
錯,又叫“肖”、“ ”、“起子”。它用獸牙或獸骨制成,形狀像把鐮刀狀的鉤子,實際上繩結就是最早的鎖具具,“ ”就是最早的鑰匙,這就是我國鎖具具的雛形。這種曾從商代沿用到漢代,后改用玉制,演變為貴族服飾上的佩飾。到了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,我國先民創造了裝在木結構框架建筑上的木鎖具(見《中國百科全書·輕工卷》)。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鎖具具,可稱得是“世界第一鎖具”。這種木鎖具一直在民間傳承,如明代的白木鎖具,就曾在浙江地域的建筑上使用。在如今昆明彝族山寨里也有類似的木鎖具。殷商雖然已進入青銅時代,但主要用銅來制作大型飲器、食器和祭器,尚未用來制鎖具。其發展期為春秋戰國經秦漢魏晉南北朝直至隋唐宋元時期。繼殷商青銅時代之后,春秋時期進入鐵器時代,考古證明,在這一時期人們大量的是使用鐵鎖具、銅鎖具,還有銀鎖具、鎏金鎖具等,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西周的青銅鎖具、東漢的金屬鎖具,唐代的蝦尾銀鎖具和宋代的方身鎖具等,都具有相當高的技術水平。特別是漢代的鐵制三簧鎖具,在我國前后沿用了1000多年。其繁榮期為明清時期,各種質材的鎖具具同步發展,以銅鎖具、鐵鎖具居多,工藝更加精巧,在開鎖具難度和外形制造上有很大創新。如明代的三色銅鎖具、清代的白鶴鎖具、密碼鎖具、暗門鎖具、四開鎖具、倒拉鎖具以及各種人物、動物和文字造型的鎖具具,琳瑯滿目,美不勝收。有的鎖具具結構復雜,設計巧妙,機關奇特,一般人很難打開。牙花增到1600種,后來的各種改進更使鑰匙牙花增至上萬種變化。葉片鎖具的鑰匙造型美觀大方,被公認為鎖具和鑰匙的標志,許多國家把它制成大型的金鑰匙,贈送給友邦、貴賓,象征尊敬、和平和友誼。我國從清代開始生產葉片鎖具,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后逐漸被彈子鎖具替代。新中國成立后,仍有不少企業生產葉片結構的鐵掛鎖具。鎖具具不僅僅是人類的生活用品,而且是文化(民俗)物,它代表著一個國家和民族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。我國鎖具具已綿延了數千年,它和人類的私有制幾乎同時誕生。最初,人類只是簡單地把個人貴重財物用獸皮包起來,外面用繩索牢牢捆縛,最后在開啟處打上特殊的繩結。這種緊緊捆死的繩結,只能用一個叫“錯”的工具才能挑開。